2015年,我校科研人员辛勤耕耘,不断创新,在科研立项、成果获奖、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
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:郝勤教授申报的《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调研利用及数据库建设》获得立项,为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。
首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:组织申报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,程林林教授申报的成果《当代中国体育利益格局演化研究》获得三等奖,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奖项。
首次获得文化部项目立项:罗兰秋教授申报的《最后的影戏:晚清以降成都大皮影的百年兴衰》获得2015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,是我校首次获得文化部研究项目立项。
学校首次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签订合作协议:在运动医学、运动人体科学领域人员长期下队服务的基础上,学校与国家短道速滑队接洽商议签订合作协议事项,签订3年期《国家短道速滑队科技攻关与服务协议》,合同经费300余万元。
首次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:在四川省首批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答辩评审工作中,程林林教授的《区域体育产业规划研究团队》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,郭晴教授的《体育传播研究团队》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(后备)
首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建设项目资助:毛俐亚教授联合武侯区政府申报的《城市社区居民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》获得立项。
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3项立项:组织申报2016年度国家社科金项目,王广虎的《民族国家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》、柴云梅的《我国篮球赛事治理体系研究》、刘英的《大数据时代体育企业营销变革研究》获得立项。
为了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和继续深造,在中央支持地方专项经费资助下,通过校内选拔、专业培训和签订正式协议,学校13名科技人员今年开始赴国内外高校进修学习(国内7人、国外6人),正式启动学校首批科技人员国内外进修工作。
消息来源:科研处